找到內在的聲音
發現真正的生命價值
你需要一個「寧靜的空間」
外在的環境你無力改變
內在的心
是你可以試著挖掘的無窮寶藏
我將每日兩則 讓我們共享50次的美好
找到內在的聲音
發現真正的生命價值
你需要一個「寧靜的空間」
外在的環境你無力改變
內在的心
是你可以試著挖掘的無窮寶藏
我將每日兩則 讓我們共享50次的美好
我為什麼要相信因果 張榮發
要了解自己的一生,其實有別的方法,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「因果」。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,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,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、困難重重,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。
很多人會去算命,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,心神不寧,感到茫茫渺渺,才會想要求神、求心安,這本為人情之常,無可厚非。不過,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一切就順心如意,那就未免太小看神明了。如果你做人、做事太過失敗,你再怎樣求神,神都不會理你。 求神既然無用,你就只能立德行善,這樣才能保有你過去好的因果,也只有這樣才有辦法扭轉你此世的命運。與其盲信求神,不如反求諸己,才是正道。 因果歷歷不爽,它是一本清清楚楚的帳,任何人不可能靠投機討到便宜,如果你自己不做,只求神保佑、代勞,這是絕無可能的事。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善事、行功德來 彌補。當你做了道德的事,遇到困厄凶險,才有可能峰迴路轉、雨過天晴。但是善惡果報,這是上天的事,或早或晚,不能討價還價,身為凡人,千萬不要低估了因 果這件事。 有人問我:「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因果?」我的回答很簡單,你的前世因果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,而且說來你現在應該就要知道!我們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受因果的影響。你前世做得好,這一世也會很好,若你前世沒有為善、「花花蕊蕊」(生活渾渾噩噩、亂七八糟),你這一世絕對不好。 今世的成功是前世的修為 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見的印記,這個就是因果。它決定了一個人此生或好或壞,人別無選擇,只有面對它、承擔它,同時憑靠自身努力來改變它。我之所以 相信因果,是從我自己的一生得到印證。我出生在小康之家,生活只算是過得去而已,也沒有富爸爸可以靠,也沒有錢做船公司,真的是白手起家,靠全公司員工努 力打拼才有的。如果我前世沒修,此世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番事業。否則,為什麼我有這麼多兄弟出生在同樣的家庭,卻只有我一個人賺錢? 很多人覺得我做公益事業,看錢不重,很有慈悲心,這點和我母親很像,但「慈悲心」,其實也是前世因果來的,若無前世因果,我怎麼會有這樣發心、願力呢?我可能錢賺得飽飽的,對於慈善卻一點也做不來;或是即使有做,也做不到今天這樣的規模。 因為我相信因果,也看透了因果,深深體會到因緣和果報為一體兩面的事。如果你這世來,因果不錯,那你仍然要再修,不可以偷懶,不能把它搞砸,不可以因為我這世有錢有勢,就要(炫燿),這樣一定會敗掉。如果你前世不好,但這世卻意外成功,賺大錢,你應該更要做好事,這樣才能繼續持守下去。如果你前世不夠努力,這世又為非作歹,那你接下來的命運就要「阿彌陀佛」了! 求道乃是啟發內心的良善 對於因果法則的說法,一般人有兩種態度,一是全然否認、完全不認同;第二種又完全相反,將因果視為早已註定的宿命,人只能被動承受。這兩種看法,在我眼裡都錯看了因果,也都不夠全面。前世的因果決定了此生的命運,但你此時此刻的善念德行,將是扭轉與生俱來命運的力量。因果法則並不是宿命觀,反而因為「因果」,你可以更積極佈局你的人生,作為你此生修行的助緣。有人以為長榮今天的榮景,是受天道庇祐所致,但我必須強調,我之所以求道,不是貪圖功德的利處,也不是為了求取上天給與名利富貴的回報,而是啟發人良善的本性和正念,在人世間多結善果。 |
「出入公共場所 請攜帶口罩 進出醫院診所 請記的洗手」
威力強大的流感病毒
過去SARS在台流行期間,累計確診病例數677人,死亡人數81人,累計死亡率達到12%;如今A型流感至今累積重症個案達1423人,121例死亡人數,衛福部更推估到3月底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90人。對於嚴重流感疫情,總統馬英九7日召開國安會議,邀集吳敦義副總統、行政院院長張善政、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、衛福部次長許銘能、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,以及相關部會首長,研商政府因應策略與措施,以及未來改善醫療資源調控的作法。
衛福部表示,此波流感疫情是已知的病毒型別,非屬新型病毒所帶來之流行。衛福部刻正就流感疫情的整備量能,持續掌握、調度及使用流感疫苗、流感抗病毒藥劑等防疫物資,並依「流感疫情高峰期應變作戰計畫」,持續因應疫情高峰期之防疫需求,嚴密監測疫情發展,辦理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、增設藥劑配置點及急診壅塞紓緩措施等相關作為。
馬英九對全國醫療資源的分配表達關心,並要求衛福部應全力採取各項紓解作為,以求立即有效解決調度問題,「千萬不能掉以輕心」。馬英九強調,本次疫情在醫療體系所延伸出的各項困境,請衛福部務必記取經驗,確實進行通盤檢討,儘速建置更妥適的醫療資源預警與調控機制,以因應未來任何可能突發的緊急醫療需求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分享給朋友吧!
「守口攝意身莫犯,莫惱一切諸有情,無益苦行當遠離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」
「守口攝意身莫犯」,就是指嚴守三業,身不要造殺盜淫,口不要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,意不要貪瞋癡;身口清淨,心裡也存好心。三業一犯就是惱了有情,因為犯戒都是有對象的,沒有對象絕不會犯戒。要守戒才使眾生平安,進一步還要修戒才能利益眾生。守戒是攝律儀戒,無惡而不斷;修戒是攝善法戒,饒益眾生無善而不修。
「無益苦行當遠離」,佛陀在世時,有好多出家人是從外道來的,外道的那些習氣還是不能夠捨。佛弟子修苦行是應該的,但要修佛法正當的苦行,不要修那些無益的苦行-持外道火戒、牛狗的戒,那是邪戒,不能感好果的。如此修行必能自利利他,圓成佛道。
分享小故事: 慳法招愚槃陀伽
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,他是彌陀經上十六尊者之一,這個人非常愚蠢,蠢到什麼樣子呢?佛陀規定,出家人每天早上一起身,手要摸摸頭,口要誦四句偈:
周利槃陀伽出了家,這四句偈要讀要念啊!可是念一百天了,他一句也沒念熟。他有個哥哥先出家,他們兄弟倆都是在路邊生的,哥哥叫路邊,他叫繼道。他哥哥說:「你這樣蠢還來出家,騙佛的飯吃,不要在這裡,趕快回去!」
他愚蠢是愚蠢,還是有善根的,一聽到哥哥要把他趕回去,他就豪啕大哭,傷心得很!當時是在祇樹給孤獨園,佛陀聽到了,就出來問個究竟。佛陀慈悲的對他說:「周利槃陀伽!來,我教你。」佛陀特別單獨教他修行之法。
佛陀隨手拿個掃把就問他:「這是什麼?」他說不出來這是掃把。我們平常講掃把,其實應該叫做「笤帚」。佛陀告訴他:「這叫做笤帚。」他就「笤-笤-笤,帚-帚-帚」。教個笤字忘了帚字,教了帚字又忘了笤字,笤帚兩個字都念不好,你看這愚蠢到哪裡去了!
他為什麼這樣蠢呢?原來他前生也是個大法師,可是慳法,人家請問他佛法,他很不樂意講。有法而慳貪不說,這罪過真是不得了!今生就招這樣的愚蠢之報。
佛陀交給他一把笤帚,叫他掃祇樹給孤獨園,並教他一面掃一面念:「掃塵除垢」。他就依著佛陀的教導去做,大概掃了三個多月就開悟證果了。他還是有大善根的,如果沒有大善根,不要說掃三個多月,恐怕掃三年也不會證果。
他掃、掃、掃,掃到了一個時候業障消了,「哦!這個笤帚是要掃地的,為什麼要掃地?因為地上有塵、有樹葉,看起來污濁邋遢的,一掃就清淨了,人人看到都歡喜。」他心裡這麼想著,漸漸就開智慧了。
他又想:「我們人為什麼這樣愚蠢?哦!曉得了,因為心裡有貪瞋癡。掃地將地面掃乾淨了,內心裡頭的污濁邋遢也要掃清淨。」他就這樣子作觀,想、想、想,豁然開悟了,就證了羅漢果。這就債周利槃陀伽出家開悟的因緣。
聽了這則故事,我們就要有所警惕,自己有智慧也要希望大家有智慧;人家請問你,你千萬不要怕把智慧告訴人家,人家就同你平等了。好像在學校裡讀書,同學有不懂的地方請問你,你知道卻裝作不知道,深怕講了以後,他考試的分數趕上了你,有智慧而不布施,將來就得愚蠢報!
如果你有智慧、心量大,自己會也希望人家會,這樣智慧加智慧多麼好!不要自己會卻不教人。照說看到人家不懂,你知道的都要教人;何況人家有所問,更要知無不言。
諸佛菩薩、古祖大德並不是你請問了,他才教你;都是觀機說法,應以何法化度即說何法
參考網路轉載文章
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得下。
一個人在處世中,拿得起是一種勇氣,放得下是一種肚量。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、鼓掌,有處世經驗的人大都能等閒視之,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;對於坎坷與泥濘,能以平常心視之,就非容易。
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,能不為之所動,能坦然承受之,這就是一種肚量。禪宗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為樂事,這便是一種極高的境界。既來之,則安之,便是一種超脫,但這種超脫又需多年磨練才能煉養成。
拿得起,實為可貴,放得下,才是人生處世之真諦!
承入聖嚴法師所言: 面對它 接受它 處理它 放下它
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得下。
一個人在處世中,拿得起是一種勇氣,放得下是一種智慧。
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、鼓掌,有處世經驗的人大都能等閒視之,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;對於坎坷與泥濘,能以平常心視之,就非容易。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,能不為之所動,能坦然承受之,這就是一種肚量。禪宗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為樂事,這便是一種極高的境界。既來之,則安之,便是一種超脫,但這種超脫又需多年磨練才能煉養成。拿得起,實為可貴,放得下,才是人生處世之真諦!
鎏金佛像達人-盛凡
佛堂設置、佛像供具、專業規劃
聯絡電話:07-2265068
LineID: sanxi1201
佛教吸引力法則:你也可以好運如影隨形
一個人跑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哭訴,“我無論做什麽事都不能成功,這是為什麽?”佛陀告訴他說“這是因為你沒有學會布施”“可我是一個窮光蛋” “並不是這樣的,”一個人即使沒有錢,也可以給予別人七樣東西:
第一,顏施,你可以用微笑與別人相處,
第二,言施,對別人說鼓勵的話,安慰的話,稱讚的話,謙讓的話,溫柔的話,
第三,心施,敞開心扉,誠懇待人,
第四,眼施,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別人,
第五,身施,以行動幫助別人,
第六,座施,乘船坐車時,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他人,
第七,房施,將自己空下來的房子提供給別人休息,
佛陀最後說:“無論是誰,只要有了這七種習慣,好運便會如影隨形。
節錄於網路上之 文章 與各位分享
天災無情 地震海嘯重創日本 世界一家 患難相扶持
日本地區11日發生芮氏規模9. 0強震,並引發高逾10公尺的大海嘯,造成民宅建築坍塌、被海嘯沖毀,估計死亡和失蹤人數可能已超過上萬人。餘震仍不斷、因地震造成核電廠的損害嚴重,輻射的危機讓全球陷入恐慌,日本正面臨人類史上的重大浩劫…。
願佛祖保佑天下蒼生,讓我們齊心共同祈禱,為日本民眾加油,給深受強震海嘯所苦的日本災民,加油!只要擁有希望、不要放棄,還是可以看見希望的彩虹!
呼籲民眾捐款濟助日本,伸出援手、匯聚愛心,以實際行動傳達對於災區居民的關懷。
只有愛才能撫平。受傷的心靈,我們需要您共同參予。盡一己之力協助廣發此訊息 發無量善心 得無量功德
盛凡佛教公益勸募 但不收募款謝謝 希望十方大德上網尋找募款單位
有個故事,說的是一個窮人,很窮,一個富人見他可憐,就起了善心,想幫他致富。富人送給他一頭牛,囑他好好開荒,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,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“窮”字了。
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。可是沒過幾天,牛要吃草,人要吃飯,日子比過去還難。窮人就想,不如把牛賣了,買幾只羊,先殺一只吃,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,長大了拿去賣,可以賺更多的錢。
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,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後,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,日子又艱難了,忍不住又吃了一只。窮人想:這樣下去不得了,不如把羊賣了,買成雞,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,雞蛋立刻可以賺錢,日子立刻可以好轉。窮人的計劃就可以如願以償了,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,又艱難了,又忍不住殺雞,終於殺到只剩一只雞時,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。他想:致富是無望了,還不如把雞賣了,打一壺酒,三杯下肚,萬事不愁。
很快春天來了,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,竟然發現窮人正就著咸菜喝酒,牛早就沒有了,房子裡依然一貧如洗。富人轉身走了。窮人仍然一直窮著。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,甚至有過機遇,有過行動,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。
據一個投資專家說,他的成功秘訣就是:沒錢時,不管再困難,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,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,幫你還清賬單。這是個好習慣。性格形成習慣,習慣決定成功。
過去,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。一天,波斯匿王正在審閱國家之事,看到有權勢的皇族、婆羅門及長者們,因為貪欲的緣故而犯下欺詐妄語之罪,心想:「應當止息這些惡行!我未曾因貪欲而犯下欺詐妄語的行為,我也會教育我的後代,不可為此惡事。」
為何這些皇族、婆羅門和長者們會有如此的行為?心中不解的波斯匿王來到祇園精舍,頂禮後退坐一旁,稟告佛陀:「世尊!我在處理國事時,看到一些有權勢的皇族、婆羅門和長者們,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犯下欺詐妄語之罪。於是,我決定要止息這樣的惡事再度發生,也會告訴後代的繼承者,亦要斷此惡事,不要再看到這些人為了貪利而犯下過錯。」
佛陀告訴波斯匿王:「你能這樣子想很好,這些有權勢的皇族、婆羅門及長者們,因貪利而犯下欺詐妄語的惡行,將受苦無量,好比漁師和漁師的弟子們,在河流、溪谷邊截流張網捕魚,殘害眾生,令眾生遭受大苦。所以,大王你比這些皇族、婆羅門和長者們還懂得反省檢討,不會像他們因為貪利而犯下欺詐妄語的惡行,未來處於長夜中受苦!」
佛陀開示後,便說了一首偈語:
「於財起貪欲,貪欲所迷醉,狂亂不自覺,
猶如漁捕者,緣斯惡業故,當受劇苦報。」
波斯匿王聽完佛陀的開示後,心開意解,法喜充滿,作禮而去。
典故摘自《雜阿含經‧卷四十六》
省思
《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財色於人,人之不捨,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,小兒舐之,則有割舌之患。」貪求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之樂,猶如吸毒,會日蝕身心。因此,為人處事勿為眼前短暫的利益所迷惑,當知因識果,少欲知足,識得自性珍寶,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自在。
一日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剛出生的嬰兒,父母將之付與乳母照顧,使乳母得以隨時為他沐浴、哺乳或給予任何照顧。倘若乳母不謹慎,嬰兒會以草、土……等不淨物放置口中,此時乳母必須教導孩子除去口中不淨物。若是孩子不能自己除去,乳母則要以左手扶其頭,以右手伸入口中除去哽物,此時孩子雖然痛苦,乳母仍要於苦中除去哽物,如此才能令孩子於長夜中得以安樂。」
接著,佛陀問諸比丘:「那麼孩子長大後,自己懂得辨識,還會放不淨物於口中嗎?」比丘回答:「不會的,佛陀!當孩子長大就懂得分別,不會以腳接觸不淨物,更何況是放入於口。」
佛陀教示大眾:「在孩子小的時候,乳母必須隨時照顧;當孩子長大,懂得許多道理,乳母就可安心放手。所以,若諸比丘剛剛開始學習,不懂得道理,如來就會依個人狀況以法隨時教導。若能長久學習,智慧得以堅固,不再放逸,如來就可以安心放手,不用再殷勤教授。」比丘們聽完佛陀開示,歡喜奉行。
典故摘自《雜阿含經‧卷二十六》
省思
父母給予我們色身,成就我們在世上修行。佛陀給我們的是解脫煩惱的力量,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。因此當常繫念三寶恩,時時謹記教法,依法行持,讓法身慧命得以堅固,這也是報父母恩最好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