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鎏金的製作方式

       鎏金,古代稱為「金塗」、「鍍金」、「塗金」、「流金」,清朝晚期為了區別於電鍍,

始稱「鎏金」。按其工藝特點,也叫火鍍金法或汞鍍金法。

我國鎏金製品最早出現於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,也是世界最早的流金藝術品,盛行於西漢,2000年來不斷發展,至今沿用。

     這種鎏金技藝優點很多,所鍍金面牢固耐久、色澤美麗,大小器物都能應用,無需很多設備及工貝,換作方法簡便易行,鍍金的厚薄,可以自由掌握,固定建築物或較大器物,不需要移動,即可就地施工。

 

鎏金工藝大致可分以下步驟:

    第一步 製金汞齊:俗稱殺金或製金泥。先將黃金錘打、剪裁成0.1~0.3mm的小碎片,按黃金與

           水銀16~8的配比,將黃金在坩鍋中加熱至600~800℃,取出迅速投入水銀,攪拌使黃

           金全部溶解,將溶液倒入沸騰清水中除去漂浮雜質並冷卻,再移入另一盛有清水的容器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中,其沉澱物成泥狀,即為「金汞齊」或「金泥」,封存備用。

    第二步 製金棍:先製備一根長15cm、直徑1~2cm、一頭扁平且翹起的銅棒,將銅棒扁平彎頭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 分蘸烏梅水(50%硝酸),浸入水銀,反覆幾次,使彎頭塗上一層水銀。

    第三步 塗金汞齊:俗稱抹金。先用烏梅水或李干水將銅器洗淨,在用金棍扁平彎頭部分蘸金汞

           齊和鹽、矾的混合液(或用75%硝酸),均勻地塗抹在銅器表面。然後用頭髮製成的「髮

           栓」蘸烏梅水或硝酸,將金泥推壓均勻。最後用熱水沖洗掉殘留酸液。

    第四步 烘烤:亦稱考黃或開金。將塗好金汞齊的器物移入炭火爐中烘烤,或用鐵絲網盛無煙木

           炭火靠近器物烘烤。待到有白煙冒起(水銀蒸發引起)即停止,然後用硬棕刷拍擊,並用

           棉花輕輕擦去水銀珠,或用扇子搧,使水銀儘快蒸發。這樣反覆幾次,使加熱溫度升至

           400℃左右,見表面顏色由白變為淺黃,再變成金黃,即可冷卻。

    第五步 刷洗和壓光:用棕刷蘸烏梅水或皂角水、肥皂水輕輕刷洗鎏金表面,使其露出閃亮的金

           黃色澤。再用瑪瑙工具(俗稱壓子)蘸肥皂水或皂角水,將鍍面推壓製平整光滑。

 

    一件器物的鎏金加工,往往需要重複塗抹幾次金汞齊並烘烤、刷洗和壓光,少則四五遍,多則十幾遍,直至達到所需厚度和表面光潔度等要求,鎏金處理才算完成。

由於此工法 釋放大量的有毒汞蒸氣 對人體與環境都是很大的傷害 所以現代鎏金工法已改變了

使用離子附著的方式 在佛像表面附著上一層黃金的表層 還是達到了佛有金身的目的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盛凡佛教工藝 的頭像
    盛凡佛教工藝

    鎏金佛像達人 - 盛凡三希典藏

    盛凡佛教工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